建工網jiangongw.com搜集整理!
循環經濟發展觀的提出
“循環經濟”一詞,是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,是指在人、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,在資源投入、企業生產、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,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增長的經濟,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。從物質流動的方向看,傳統工業社會的經濟是一種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,即“資源→產品→廢棄物”,而循環經濟的增長模式是“資源→產品→再生資源”。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操作原則是“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”。
循環經濟作為一種發展觀,其特點在于:一是體現了新的經濟觀,即在傳統工業經濟的資本循環、勞動力循環的基礎上,強調自然資源也應該形成循環;二是體現了新的價值觀,將自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,利用科技促進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;三是體現了新的生產觀,即在生產中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,循環使用資源,盡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;四是體現了新的消費觀,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、層次消費,在消費的同時就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,建立循環生產和消費的觀念。
此文章是由建工網(www.thefamousglendale.com)整理,部分文章來自互聯網,如不慎侵犯貴方版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處理!——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!